1、灌輸如廁概念
大人上廁所的時候可以帶上小寶寶,如果是女寶寶就媽媽帶著,男寶寶就爸爸帶著, 給寶寶介紹馬桶以及讓寶寶觀摩一下如何使用馬桶。
2、接觸熟悉坐便器
把坐便器放置在衛生間里,開始時也可放在平時寶寶經常呆的地方。
鼓勵寶寶試著坐坐看(開始時穿不穿紙尿褲、脫不脫衣服都可以)。
即使他(她)只是坐在馬桶上,也要不斷表揚他(她)在不斷嘗試。
如果寶寶對坐便器或馬桶很抵觸,或一時掌握不好用法,那么不要強迫,過段時間再嘗試。
3、脫掉尿布用坐便器
當孩子習慣并很樂意坐在坐便器上之后,就可以試著給他取下尿布坐在坐便器上方便,但要確認寶寶的雙腳舒適并且牢固地放在地上或腳踩凳上。
4、每天定時嘗試
讓寶寶在一天內的幾個時段試試自己在坐便器或馬桶上坐個幾分鐘,從每天蹲一次增加到每天幾次,讓坐便器成為孩子生活中的習慣。
5、觀察并迅速回應上廁所的信號
寶寶有便意時通常會有一些“專屬”的信號,如咧嘴、打抖、蹲下或觸摸下體,一旦發現孩子有這些信號,立即帶他(她)去廁所。
6、拉拉褲代替紙尿布
當寶寶經過幾個星期或更長時間學會在坐便器上解便后,可以把尿布換成訓練褲(拉拉褲),拉拉褲最大特點是可以像小內褲一樣脫下穿上,腰部彈性設計可以防止滲漏和滑脫,是寶寶如廁訓練的好幫手。
等寶寶適應穿脫拉拉褲順利如廁后,平穩過度美美地穿小內褲就指日可待了。